度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,我们即将迎来对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节日——春节。这个春节,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,很多人响应号召,选择“就地过年”。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而言,特别是年轻人,作出这样选择的背后,不免会伴随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。因为“回家过年”之于人们的心理意蕴实在太独特。
“有钱没钱,回家过年”。结束忙忙碌碌的一年,不管身在何处、状态如何,“回家”,几乎是全天下中华儿女最强烈的心声和笃定的行为选择。这不仅是单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反应,更是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中沉淀形成的一种集体情结。回家不仅是为了过年,更是为了团圆。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,春节的特殊性就在于,它唤起几乎所有人对团圆的强烈渴望,其重要的心理意义不言而喻。在“就地过年”成为客观现实的背景下,每个选择留守的人应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,把内心整理好,才能不辜负2021年这个独特的春节。
正确看待“就地过年”的遗憾或缺失感,不任由其蔓延或者刻意放大这种感受。选择不回家过年又渴望团圆的冲突感,会唤起强烈的分离焦虑及缺失感。任由这种感受蔓延,只会不断放大消极的心理反应。其实,每一个春节都有很多人由于坚守岗位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。从积极的视角看,选择“就地过年”的人,其实也是一种坚守。因此,对于“就地过年”心理反应强烈的人,应该换一种角度看问题,比如,这是自己第一次要在春节这样特殊的日子里留在他乡,体验别样的过年气氛;可以学会从遗憾或缺失中发现美好和获得力量,走一条使自己在心理上更加成熟的路径。
“就地过年”期间找寻合适的方式表达爱与依恋。“回家过年”的集体潜意识背后是对家庭、家族、家乡深沉而又浓厚的情感。“就地过年”的遗憾往往会激发更强烈的情感张力和亲和动机。为了不让家人担心,去掩饰或压抑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,很可能让自己变得更消极。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讽刺性反弹效应(即越是不想去想的,越会去想;越是压抑情绪,越有可能变得消极)。充分把握对家的这种爱与依恋的情感需要,以及情绪情感表达的客观规律,学会建设性地表达对家人的爱与依恋,“就地过年”就会变成增进与家人情感黏性的重要契机。由此,在“就地过年”期间,不妨静下心来细细体味这份独特情感,找寻一些合适的方式,比如增加与家人联系的频次、给家人精心准备一份礼物、写下想说但平常又不会说的话等,增进与家人的情感联结。
为“就地过年”做些特殊的安排,让内心充实起来。人的注意力没有具体指向,无所事事的时候,心理更容易消极,空虚体验也会更加强烈。把注意力投向有意义且能见成效的事情上,才能让内心充实起来、愉快起来。因此,利用春节小长假这段可自由支配的时光,沉下心来做一件或几件自己喜欢的或想做的事情,是化解“就地过年”空虚感的良方。另外,由过年所唤起的强烈的亲和动机,会驱动出较以往更强烈的社交和归属需要。“就地过年”期间,如果独处过多,孤独、失落感也会更加强烈。适当增加些社交活动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感受。所以,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,可以与同样“就地过年”的同事、朋友一起策划些群体类的活动,相互给以情感支持。当然,特殊安排也可以包括给自己准备一个让自己感觉温暖、充盈的特殊礼物等,把这个特殊的春节变成特别的纪念。
团圆是一种美好的愿望,是人们追求圆满、完美无缺的一种外露表达。但现实中的团圆往往也是相对的、有限的、短暂的。苏东坡诗曰:“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,此事古难全。”“就地过年”只是一个小小的“难全”,不去纠结更多,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,让我们共同期待“千里共婵娟”的来日方长。